企业如何规范发放防暑降温用品?这些要点需注意

企业怎样规范发放防暑降温用品?这些要点需注意

防暑降温用品发放的重要性

炎炎夏日,高温天气不仅影响职业效率,更威胁着劳动者的健壮安全。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是企业关爱员工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。那么,企业在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难题?怎样确保既合规又贴心?

与高温津贴不同,防暑降温用品属于劳动保护范畴,不能替代高温补贴,但却是保障员工夏季职业安全的必要措施。合理的防暑降温用品发放,不仅能提升员工满意度,还能有效预防中暑等职业健壮难题。

防暑降温用品的发放标准

根据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,用人单位必须为高温作业员工提供足够的、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。常见的防暑降温用品包括清凉油、藿香正气水、防晒冰袖、清凉喷雾等,而防暑饮料则以盐汽水、绿豆汤、凉茶等为主。

关键点在于,企业不能简单用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用品,也不能用这些用品抵扣高温津贴。例如,湖南省明确规定,高温津贴必须用法定货币形式发放,不能以实物替代。因此,企业需将防暑降温用品作为额外福利,与高温津贴分开管理。

怎样合理安排发放方式?

防暑降温用品的发放频率和方式也值得关注。对于长期户外作业的员工,建议企业定期(如每周或每半月)发放便携式降温物品;对于室内高温环境(如车间、厨房等),则可提供持续性降温措施,如安装风扇、提供冰镇饮品等。

顺带提一嘴,企业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发放形式。比如,设置”清凉驿站”供员工随时取用,或开展”送清凉到一线”活动,让防暑降温用品的发放更具温度。记住,关键是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,而不是简单应付了事。

防暑降温与其他高温保护措施

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只是高温保护的一环。企业还需配合其他措施,如调整作业时刻:当气温超过40℃时应停止户外作业;37℃-40℃时,户外职业时刻不得超过6小时,并避开正午高温时段。同时,要确保因高温缩短工时不扣减工资。

如果企业未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或落实保护措施,员工可向工会或拨打12351热线投诉。作为”娘家人”,工会组织会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。

小编归纳一下:用心发放,让关怀到位

发放防暑降温用品看似简单,实则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。只有将用品发放与高温津贴区分开,同时配合科学的职业安排,才能真正保障员工夏季作业安全。今年夏天,你的企业准备好怎样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了吗?

记住,防暑降温用品是必需品而非替代品,用心落实每一项高温保护措施,才能让员工安心度过炎夏,为企业创新更大价格!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